近一年★,周警官走遍了辖区高校★,反诈课开了数十堂★。如果要评分,他的课一定属于精品课那一档。
几乎每个月,他都要去辖区高校给在校大学生上一次反诈课。“我每次去,课件都是不一样的。”他笑着说★,反诈课也要“因人施教”。
★“我给你发一份课件,你就能对大学校园里的反诈知识科普一目了然了。★”下了班的民警周一骁常常会利用陪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反复修改自己电脑里的反诈知识课件。
学信息工程出身的周一骁把近几年发生在辖区的大学生电诈案例进行了数据分析★,并针对每起案件过程做了分类和总结★。★“以前我们总是举别人的案例,现在我把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案例讲出来,他们就听得很仔细了★。★”
★“反诈要一直在路上,我希望通过我和同事们的努力,辖区的大学生都能够掌握反诈知识★。”周警官如是说。
比如,女生容易在网购、演唱会门票等方面遭遇电信诈骗★,男生则常常在游戏充值★、兼职等方面上当★。
“在反诈课之外★,针对大学生反诈组建了专班,并与学校、街道建立联动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反诈体系★。”周一骁说★,目前已及时阻止多起诈骗案件★。
在他的推动下,高教园里一条从教学区通往生活区的小路,被打造成了一条充满反诈元素的特色街。“反诈一条街★”两侧,刷上了反诈金句,大屏幕还会播放反诈视频★,间或插播一些学生们制作的反诈漫画和反诈短视频。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逐步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人生阅历有限,我们要从日常工作做起★,为他们构筑起一道反诈的安全防线。★”
“面对居民小区★,几个警示案例一讲,很多居民就对电信诈骗特别提防了★。”他说,大学生群体的反诈宣传工作需要更细致全面。
今年42岁的周一骁是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浦沿派出所防区警长,也是辖区高校师生口中的“反诈教授★”。
跟周一骁搭档的辅警说,他的反诈课大学生听得都很投入,课后还常常私信是否可能遭遇诈骗。“有的学生遭遇诈骗时不好意思告诉老师家长,但对周警官很信任,会及时求助。”
★“我一定要在上课的前五分钟里抓住学生们的心。★”有时是一个鲜活的案例,有时是一组扎心的数据,有时则是一个有趣的笑话。
近日★,大学生小张在网上找兼职时,被骗子以“高额返利”为诱饵★,险些骗走数千元生活费。还好老师及时了解情况,通知周警官迅速到现场展开劝阻,成功挽回损失。